分享至:
掃一掃,用手機打開查看!
用微信掃描還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06-03-15 14:08
來源:億家凈水
編輯:Admin
新聞回顧
3月14日上午,溫家寶舉行中外記者招待會,有臺灣記者問:我們知道今天的中國是一個非常具有科技基礎的國家,我知道,現在每天制造的垃圾有17857噸。第二,每人每天要制造1.28公斤,而且現在垃圾以10%的比例上升。我從上海來,上海的水簡直就不能吃了,而且是黃的。假如我們今天的工業發展得再好,連民眾吃的水都有問題的話,總理先生,你想一想你將來的豐功偉業可能就化為烏有了。
上海市水務局有關人士對該言論予以駁斥,稱這種說法是以偏概全,不負責任的。上海飲用水水質完全符合國家標準,根本不存在無法飲用的問題。
上海東方早報記者昨天從上海市水務局獲悉,歷屆上海市委、市政府對上海的飲用水水質問題一直高度重視,為了從源頭上提升上海城市的供水水質,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上海市政府累計投入資金52億元,初步建設形成了黃浦江和長江兩江供水的基本格局。同時,也積極進行水廠建設,提高水處理的工藝水平,多年來,上海的飲用水水質全面達到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根據國家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網上海監測站2005年檢測:上海市中心城區的供水水質四項主要指標(余氯、濁度、細菌、大腸桿菌)合格率達到99.95%(四項主要指標合格率國家建設部考核要求為98%),35項指標綜合合格率達到99.92%(35項指標綜合合格率國家建設部考核要求為95.94%)。
“十一五” 期間,上海將繼續加大改善水質力度,在加強黃浦江水源地保護的同時,加快建設長江口新水源地,形成“兩江并舉、多源互補”的水源地格局;通過進一步加強水廠制水管理,確保出廠水優質安全;加強管網和住宅小區二次供水設施改造力度,防止和減少自來水二次污染,提高管網水質;繼續推進郊區供水集約化建設,逐步歸并小水廠,優化水資源配置,適應城鄉經濟和人民群眾生活質量不斷提高的要求。來源:東方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