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掃一掃,用手機打開查看!
用微信掃描還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06-04-01 10:01
來源:億家凈水
編輯:Admin
中國環境報道,“23.68億元水污染防治資金,其中15.66億元被擠占挪用于其他工程、辦企業、出借或建房買車等。”這是審計署今日發布的2006年第1號(總第13號)(下)審計結果公告中披露的。
審計公告還披露說,2004年,審計署組織對太湖、淮河、海河和遼河4個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情況進行了審計。審計查出三大突出問題:
項目建設總體進展比較緩慢,影響效益的發揮。截至2003年底,856個重點水污染防治項目尚未完成的投資有364億元,占計劃投資595億元的62%;尚未開工的項目有425個,占計劃的49%。
部分已建成項目運行效益不高。審計已建成的78座污水處理廠中,因配套管網建設滯后和運行資金不足,不能滿負荷運轉的有60座,占76.92%,日污水處理量僅為設計能力的43.75%;因污水處理工藝有缺陷等,處理后水質長期不達標的有9座,占11.53%。
違規使用23.68億元水污染防治資金,其中15.66億元被擠占挪用于其他工程、辦企業、出借或建房買車等,影響了項目建設。
審計公告說,審計查出上述4個重點流域內12個省擠占挪用的15.66億元水污染防治資金,各地已整改14.16億元,占90%;其余被擠占挪用的資金也已制定整改計劃,正在進一步落實。通過這次審計,移送有關部門立案查處的案件線索1起,依法追究刑事責任3人。根據審計建議,有4人受到行政警告、停職等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