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掃一掃,用手機打開查看!
用微信掃描還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06-08-24 21:53
來源:億家凈水
編輯:Admin
本報哈爾濱8月24日電 松花江上游支流忙牛河21日發生化工污染事故,這是一年來松花江第二次發生水污染事故。雖然有了上次污染的教訓,但還是引起了哈爾濱市民的一些恐慌。今天,諸多媒體報道“松花江未檢出特征污染物”后,市民趨于平靜。
23日中午,哈爾濱許多市民通過網絡等途徑得知此消息后,紛紛去超市購買飲用水,以備不時之需。
市民張先生說,23日晚上正與朋友在外面吃飯,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說松花江水再次被污染。于是馬上給親友打電話,廣而告之。
市民王女士得到消息便馬上打車去超市買飲用水,哪知超市里早已人山人海,貨架上各種飲用水被搶購一空。
傳言讓哈爾濱市民陷入恐慌中。去年該市因松花江水污染被迫停水7天。又一次的傳言讓原本內心有陰影的市民提高了警覺。人們紛紛回家儲水,結果造成了部分地區停水,這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恐慌。
在這樣的“非常”時期,一些小商販趁機抬高水價,原價1箱7元的礦泉水漲到10元。原價1元1瓶的礦泉水漲到1.5元。牛奶、飲料也開始熱銷。
但與上次不同的是,市民采購時多了一分理性,先看看情況再說,沒有必要像上次那樣買十箱八箱的。
網絡、電視、報紙很快報道了松花江哈爾濱段水質沒有問題的消息,大部分市民松了一口氣,恐慌情緒得到緩解。
但人們在慶幸哈爾濱“躲過一劫”的同時,也對政府在突發事件面前的表現提出質疑,雖然松花江哈爾濱段未檢測出污染物質,但是政府也應該提早發出“安民告示”,預防恐慌發生。
“政府肯定早于市民知道了消息,而且環保等部門已經對水質進行過檢測,為什么不在‘小道消息’傳播之前就告訴市民呢?”一位市民說,如果政府信息透明,人們也不會胡亂猜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