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掃一掃,用手機打開查看!
用微信掃描還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07-05-26 11:51
來源:億家凈水
編輯:Admin
文 商報見習記者 張仁結 圖 商報記者 黃昊霆
“拿多少箱?”
“5箱吧。一共多少錢?”
“原價,每箱20元。聽說有些商店一箱水都漲到了50元,我不會賺那些個黑錢的。”
“真謝謝你!還不知道新干的事情什么時候能完,現在全家做飯飲用都是用礦泉水。”
5月9日上午開始,這段南昌某商店老板與市民之間的對話,頻繁出現在南昌市區的大街小巷中。
不到半天的時間里,南昌市不少商場的水都已經賣斷了貨。
后經調查證實,這是部分媒體報道夸大,加上個別市民不明真相,對虛假信息以訛傳訛,導致眾多不明真相的市民搶水的風波。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江西省、南昌市政府和相關部門在不到1天的時間里,及時消除了負面影響,維護了城市生活秩序的穩定。
傳聞引發“蝴蝶效應”
“蝴蝶輕輕地舞動一下翅膀,可能導致系統最終發生極大的變化。”南昌市政府辦公室的相關負責人用“蝴蝶效應”來解釋此次風波。
事件起源于5月8日15時20分左右,發生在江西省新干縣淦輝醫藥化工有限公司的爆炸事故。由于這家醫藥公司的排污口比鄰贛江。關于贛江水體受到污染的傳聞四起。而南昌的自來水就是取自贛江。消息自然很快就傳到了南昌。
這個時候,真相無疑是最有價值的資訊。然而就在公眾渴望知道真相的時候,部分媒體的揣測為市民瘋狂買水的行動提供了參考。
按照李女士提供的信息,記者在該網站搜索出一篇標題為:《江西一化工廠爆炸 嚴重污染贛江》的新聞。該則新聞導語寫到: “5月8日下午3時20分許,江西省吉安市新干縣淦輝醫藥化工廠發生爆炸,造成3人下落不明,12人受傷,大量有害物質(疑為“氯堿”)排入贛江,造成贛江新干縣下游水體污染。5月9日凌晨零時開始,樟樹市、豐城市全城停水。”而文章的最后還總結性得說:“據了解,新干縣淦輝醫藥化工廠發生爆炸后,贛江新干縣下游水體遭受污染,樟樹市、豐城市、南昌市都將面臨停水威脅,可能涉及贛江沿江數百萬群眾的日常生活與生產。這有可能是江西歷史上最為嚴重的水污染事件。”
劉先生也是第一時間看到這條新聞的。他告訴記者,他當時的第一反應就是想在本地權威媒體求證。結果在省城一家新聞門戶網站也看到了關于贛江水體受到污染的新聞。“我當時很震驚,因為這個網站的新聞很有權威性,于是馬上把這個消息告訴了同事和朋友。并約大家一起去買水,以防萬一。”
“據說這次污染是真的,有人上網查了。而且據南昌水廠的朋友說,他們內部也發了通知,說可能存在水污染的情況,看來不會有假。”住在象山南路的一市民這樣告訴她的親朋好友。
記者在百度貼吧看到名為“luciferous1988”的網友轉載某另一家網站的新聞。該文中有“事故造成3人下落不明12人受傷。贛江下游有嚴重污染。”、“ 樟樹市沿贛江的永泰、洋湖、大橋等各個鄉鎮紛紛動員所有鄉鎮干部進村入戶,以最快的速度通知沿江群眾,迅速關閉通往贛江的各個閘門,不要飲用贛江水,不要去贛江里撈死魚,也不要去買市場上的魚,防止中毒。各鄉鎮的干部還在贛江邊全天24時小時蹲點守候,打撈漂浮在江面的死魚,及時掩埋,并且控制附近居民到江邊洗菜洗衣打撈死魚等。截至5月9日下午3時,贛江水的顏色雖沒有明顯變化,但是已經出現死魚現象。”、“ 這次爆炸事件造成的污染涉及贛江沿江數百萬群眾的日常生活與生產,這是一起嚴重的水污染事件。”等有關贛江水體受到污染的言詞。
面對鋪天蓋地而來的種種新聞,市民再也穩不住了。從9日上午,先使部分市民紛紛在自家儲存水,再到后來發展到商場里的各式容量的水均被瘋狂的搶購。
9日下午4點左右。家住象山南路的李女士匆匆離開公司,來到附近的洪客隆超市搶購礦泉水。當她以第一速度趕到超市時,發現原來早有消息更靈通的市民已經在整箱整箱的“搶”。
“生怕來晚了,水就賣光了。自來水已經不敢喝了。”李女士一邊和記者聊一邊掏出手機叫人來運水回家。李女士告訴自己,她是在某門戶網站上看到贛江水受到污染的新聞。當即決定從公司跑出來買水。
“我是9號下午才知道發生了水污染事故。當時我就上網查相關新聞??墒强戳诵侣労蟾硬荒芘袛嗨降子袥]有受到污染。所以為了安全起見還是去商店買了不少瓶裝水。”市民謝先生無奈地告訴記者。
一家店的收銀員在當班期間見證了市民的瘋狂購水全過程,“這種情形讓我想起了03年非典時期買板藍根、白醋。真是太相像了。一絲考慮都沒有,買了再說。”
到了9日晚上7點鐘,當記者再次來到洪客隆超市時,發現仍有不少市民在爭相買水。
記者在百度貼吧里看到一個主題為“贛江出現嚴重水污染事件澄清之前大家存了多少水”的帖子?;靥呋径加袃Υ嫠?。而對于水體污染市民從不信慢慢得相信。一網民小野回帖到:會有監測的,會凈化的,而且你存的水夠幾天用啊,自來水放一個星期就超標了,一樣掛。這個事情這么大,有關部門不會不管的。
澄清事實平息風波
新干水污染事件真相在9日下午就已經基本定論。
“贛江新干縣段水質達標”、“贛江樟樹段水質達標”。2007年5月9日下午4時,在突發環境事件現場的江西省環保局局長、江西省環保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指揮部總指揮許蘇卉在接到監測部門的報告后,立即要求在局里負責事故協調工作的副局長陳榮迅速通過電視、電臺、報紙、網絡、短信等媒體向社會通報信息,“贛江水體未受污染,沿江居民可放心飲用”。環保部門在第一時間的通報,及時地為傳言“贛江受污染”做出了澄清,給事故發生地下游的沿江城市市民吃下了“定心丸”。
這是《江西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實施后和國務院《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發布以來,江西省發出的第一份有關突發環境事件的信息通報。
5月9日晚,記者發現關于水體沒有受到污染的報道逐漸多了起來。
新華社報道:江西省環保局經監測表明,此次爆炸對環境基本沒有產生污染,贛江水質完全正常,沿岸水質均達到了國家地表水環境二類標準,事故未對贛江水質造成污染。上海一家新聞門戶網站發現了各媒體對江西化工廠爆炸是否造成污染說法不一的情況后,率先做了跟進報道。文中并提舉了差異大的幾組報道。
省城數家電視臺也在當日晚播發了南昌水質未受污染的報道,并請市民放心用水。
“很慶幸政府處理的及時。要不然水體受到污染的傳聞還不知道要折騰多少人。遺憾的是有些媒體就是沒有耐心,都搶新聞去了。我一直在關注,從水體受污染的報道見諸網絡到環保部門向全省通報贛江水體安全,中間就幾個小時的間隙。其實媒體只要慎重一點的話就不會引起這么大的恐慌。”南昌大學一退休教授憂患地說到。
5月10日,就在傳聞水體贛江受到嚴重污染的第二天。謠言基本終止,輿論導向也完全扭轉過來了。
這一天,在《人民日報》第05版刊出《江西首次發布突發環境事件通報》的文章。
《文匯報》當日的報道披露到:“為安定民心,昨晚江西省環保局向有關區域的手機用戶群發短信,告知‘該爆炸事故沒有對贛江水體造成污染,請廣大市民放心’。”
5月11日,CCTV.COM的全球資訊榜刊出新聞進一步證實贛江水體沒有受到污染。
省城平面媒體也紛紛出來辟謠……
對于新干“水污染 ”事件的解決,江西省環保局副局長陳榮表示,江西對這一突發環境事件的處置及時有效,集中體現了政府對突發公共事件應急處理能力。
持續的影響
“如果及時得到權威、確實的信息就好了?,F在的媒體變得不那么可信??墒呛芏鄷r候不信媒體又沒有別的渠道知道最新信息,不得不信。有些媒體即使沒有準確新聞,也會挖一些小道消息來吸引讀者,對這樣人命關天的時候,讓老百姓不知如何是好。”面對這么大差異的報道白領蔡女士無奈的向記者講述自己的茫然。整個南昌像蔡女士一樣一時間無法辨別事情的真偽的不在少數。
某網站一位網編向記者透露,現在的媒體,尤其是網絡追求的是眼球經濟。湊巧的是這個爆炸沒有污染到水,政府又處理得當。要不然還不知道要捅多大的婁子呢。“你也發現了,現在百度相關新聞,頁面基本都被刪除了。網絡就這樣一旦發現報道與事實不符的就回‘毀尸滅跡’。”
5月23日,記者試著搜索關于爆炸后水體是否污染的新聞。發現此事逐漸平息后再次百度相關的報道時,很多網站的相關新聞已經無法找到網頁了。只能通過百度快照才能一睹“昔日容顏”。
5月24日,記者再次對南昌市民進行了采訪。同時發現不少市民家里還留著很多礦泉水。“這些買來的水估計還可以吃一個多星期。9號那一兩天,我都是用買來的礦泉水。直到后來看到南昌電視臺說水體沒有受到污染,我才敢用家里的自來水。”家住棉花街的一大媽說。
“真的是太需要及時報道真相了。可是我家訂的報紙到十號才告訴我水體沒有受到污染。我們希望能有可靠及時的消息。十號才告訴我,事情都發生兩天了。知道了還有什么用?”鄰座的一位大媽接著說,各種各樣的消息傳來傳去,最后人心惶惶的。很多人都會為了安全起見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業內人士稱:“一旦事情水落石出,很多不正確的言論、報道會不攻自破。出現原稿被刪現象是為了將不利影響消除到最低。然而當事情一清二白后,讀者卻成了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