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城市化的發展,高層建筑越來越多:一個原本對于大多數市民來說比較陌生的話題頻繁出現在人們生活中,二次供水水質的好壞受到關注。
據衛生部門人土介紹,高層建筑的供水設施與低層建筑不同,低層建筑是由自來水廠通過管道直接供水,而高層建筑供水設施則需通過二次供水設施才能獲得。通常,二次供水設施包括高、低位水箱、水泵、輸水管道等設施。自來水首先進入低位水箱,然后通過水泵輸送到高位水箱,再通過重力作用供給高層的各住戶。由于管理不善,存放水時間長等,造成飲用水二次污染的情況普遍存在。二次供水水質污染的直接結果是影響用戶感官,使飲用者感到惡心、嘔吐、腹脹、腹瀉,嚴重的甚至發病,危害人體健康。
統計數字顯示,全國由二次供水蓄水池污染引起的飲水污染危害健康事故屢有發生。北方某大城市在1990—1998年所發生了29起二次供水污染事件中,二次供水污染集中發生在7—9月,占總二次污染事故的1/2。2001年南方某城市對500個水箱的抽查結果表明,水箱飲用水總合格率在90%以上;但居民自己送檢的水樣,合格率僅為75%,居民前來投訴的水樣,100%水檢不合格。
二次供水污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與水質本身的性質有關,又與同水接觸的截面性質有關,也與外界許多條件相聯系。水二次污染的實質是污染物在水中的遷移轉化,這種遷移轉化是一種物理、化學和生物學的綜合作用過程。從目前調查的情況來看,造成二次供水污染的原因主要有:水設備內表面涂層滲出有害物質,貯水設備的設計大小不合理,使水在設備中的停留時間過長,影響飲用水水質,貯水設備的結構不合理,泄水管與下水管連接不合理,溢、泄水管與下水或雨水管線直接聯通;水設備的位置選擇不合適,周圍環境臟、亂、差;貯水設備的配套不完善,如通氣孔無防污染措施、蓋板密封不嚴密、埋地部分無防滲漏措施,溢泄水管出口無網罩等;二次供水系統管理不善,未定期進行水質檢驗,按規范進行清洗、消毒,有的水池水面上還漂浮著雜質,有的水池內壁長滿青苔,池底積滿厚厚的淤泥,致使水質逐步惡化。
據悉,《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已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經過修訂,標準中的指標數量由35項增至106項。微生物指標修訂了總大腸菌群限值;毒理指標中無機化合物指標修訂了砷、鎘、鉛、硝酸鹽限值;毒理指標中有機化合物指標修訂了四氯化碳限值;感官性狀和一般理化指標修訂了渾濁度限值等。
同時發布的13項生活飲用水檢驗方法標準均屬推薦性國家標準,是《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實施的重要保證。包括水樣的采集和保存、水質分析質量控制、感官現狀和物理指標、無機非金屬指標、金屬指標、有機物綜合指標、有機物指標、農藥指標、消毒副產物指標、消毒劑指標、微生物指標、放射性指標等。
為保證市民飲用水安全,保定市衛生部門本周起也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宣傳活動,擴大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知曉范圍,積極推動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同時要求二次供水學—位加強防護,對設施進行必要的檢修,蓄水池(水箱)、管道不得滲漏。設立在室外的蓄水池,入孔應高出地面5cm,防止污水流入水池。降雨時,嚴密關注水池(水箱)人孔及溢水管、泄水管等對外連通處,防止雨水流入水池(水箱)。
衛生人員提醒市民應及時觀察家中生活飲用水水質的變化,如水質有無顏色、有無異物、異味、是否混濁等等,一旦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向衛生監督部門舉報,投訴電話:3353160,3353185。(趙軍紅、李然、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