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掃一掃,用手機打開查看!
用微信掃描還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07-09-20 22:12
來源:億家凈水
編輯:Admin
一、我國的自來水水質現狀
改革開放近三十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但環境污染日益嚴重,尤其是飲用水污染尤為突出。目前自來水的不安全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1、水源污染:國家環境部門統計,我國82%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我國七大水系中,不適合做飲用水源的河段已接近40%;城市水域中78%的河段不適合作飲用水源;約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
2、自來水輸水管網二次污染:自來水出廠后,需經過漫長的輸水管網及水塔、水箱等設施, 接觸的污染物甚多,尤其是我國在60年代起建設的輸水管道,采用的是鍍鋅管,存在嚴重的污染隱患,如:生銹、結垢、腐蝕等。雖然早在1998年,我國上海市建委滬建材[98]第0141號文件就已禁止設計鍍鋅給水鋼管,但之前已經鋪設的鍍鋅管,我們一直都還在使用。同時,多數的高樓水箱、水塔長期無專人護理,得不到及時清洗,水箱內各種沉積物越來越多,甚至長出青苔;密封條件差,滋生細菌、病毒等,甚至出現腐爛的動物尸體,嚴重污染了自來水水質。
據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環境衛生監測所檢測表明,我國35個主要城市飲用水達標率僅為23%。
二、水質污染的危害
水是生命之源。生活飲用水質的好壞與人們的身體健康密切相關。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調查表明,全世界80%的疾病和50%的兒童死亡都與飲用水水質不良有關。由于飲用水質不良導致的消化疾病、傳染病、各種皮膚病、糖尿病、癌癥、結石病、心血管病等多達50多種;由于水質污染,全世界每年有5000萬兒童死亡,3500萬人患心血管病,7000萬人患結石病,9000萬人患肝炎,3000萬人死于肝癌和胃癌。在我國,因為水質不良而引發的地方病也時有報道,如深圳商報的《淮河支流出現癌癥村》,南方都市報的《清遠“短命村”肇因水污染 全國四分一人口飲用不潔水》及新京報的《浙江水危機,催生“水難民”》等,解決水質污染問題已經是迫在眉睫。
三、解決水質污染的途徑
1、水源水保護;
2、自來水廠工藝設備改造;
3、管道分質供水;
4、家庭管網終端水質凈化。
為控制水源污染,應禁止在水源地流域范圍內發展污染嚴重的產業,以減少污染物的排放。但是從目前經濟發展的勢頭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執行力度的實際情況看,要在短期內使水源水質得到改善是一個非常嚴峻的課題,必將有一個漫長的過程。
自來水廠的改造可從一定程度上提高自來水的質量,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尤其是管道的二次污染問題。而且改造費用巨大,從我國目前的國情來看,可以預見自來水廠設備與技術的更新和自來水管網的整體改造在10-20年內是難以實現。 即使是采用管道分質供水,其工程造價、設計施工、管理維護、水費收取、衛生指標及安全程度等方面都存在諸多問題。另外,管道分質供水只能針對新建樓盤,對于我們現有的大量住宅小區,由于牽涉到管道的重新鋪設問題,水污染問題還是無法解決。
國際衛生組織研究表明,享受健康用水最為有效的辦法是在市政供水的管網末端即家庭用水終端加裝一個水質凈化器,這樣能從根本上解決自來水管道二次污染問題,而且通過終端的深度處理,又正是對城市自來水處理工藝的補充和完善,從而整體上大大提高自來水水質,不僅可以滿足家庭飲水需求,還可全方位地滿足家庭食用、洗浴、洗滌等諸多方面的需求。從工程角度來看,無論是造價、施工難度、管理維護、使用成本、衛生指標和安全程度等各個方面,采用家庭終端凈水器都是解決水污染的最佳選擇。即使在自來水可以生飲的西方發達國家,為避免輸水管網的二次污染,提高生活質量,70%的家庭都安裝了家用終端凈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