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多年前曾被喻為是“垮下去的一代人”,今天他們在各自的領域開始小有作為。他們的消費能力也由 “啃老”轉變為“自立”,如何能抓住80后的心里,將自己的產品推銷給他們是許多商家們迫于解決的棘手問題。隨著年齡的增長,80后也長大成人,走進婚姻的殿堂。安裝水家電作為提高生活品質的一種手段,被這些80后列入了新婚家裝購物清單中。如何能利用自身優勢配合營銷技巧來打動80后的心,也成了許多企業、經銷商思考的問題。筆者作為80后的一員提出自己的想法,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80后的生活現狀
80后經歷了獨生子女的時代,他們經歷了沒有電腦的童年,也迎來了互聯網生機盎然的時代,并且懂得利用互聯網賺屬于自己的第一桶金,他們跟隨者改革開放的腳步,見證了祖國的成長與日新月異的變化。
80后曾經也經歷過彷徨、迷茫甚至是失敗,他們面對過金融危機,面對過畢業即失業的境況,他們曾經樂觀地忙于考研、考證、出國,也曾冷靜的思考和面對這個社會的種種。
80后有著自己的世界觀和人生價值觀,因此盡管他們癡迷與他們心中的偶像,但是他們并沒有像外界說的那樣熱衷于品牌,他們幾乎沒有任何品牌信仰,也對品牌沒有十分的崇拜,因為在他們的眼里,品牌就只有兩種,“我喜歡”和“我不喜歡”。
80后的消費與上一代有明顯區別。的確,他們手中的手機頻繁更換,新型電子產品一個也不能少,對品牌服裝和化妝品如數家珍,但是他們并不是“過于追求物質享受”,現實中他們在購物方面甚至比60后、70后更加務實,他們學會了貨比三家,學會了討價還價,知道更多的降價促銷信息,他們只對他們心儀的東西不惜重金,哪怕是花掉幾個月的薪水去買一臺
凈水器也非常樂意。
80后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他們雖然經歷了一個沒有電腦的童年,但是他們也隨著蓬勃發展的互聯網時代一起成長,而且一直都站在互聯網時代潮流的前沿,他們喜歡在網上購物與團購。這可能是80后區別于60后、70后消費者的一個明顯特征。精明的80后會在實體店里看好產品,記下價格,然后去網上淘價格更便宜的相同產品,服裝、家電、化妝品、家居用品……
80后的生活現狀還有許多,他們有著全新的生活態度和消費心理。
二、打動80后消費的營銷策略
80后人明顯烙上了這個年代的特點,他們對新事物的吸收和接受能力很強,他們已經站在工作生活的各個領域,不斷崛起并成為中流砥柱,同時他們也在工作和生活中彰顯那個只屬于他們這個年代的個性。他們開始逐漸掌握財富,迸發出全新的消費需求和巨大的購買能力。而這一切,都需要商家用一系列的營銷策略去刺激他們。
策略1:包圍生活方式
60后、70后的人很難想想沒有電的日子他們該怎么辦,同樣對于80后來說,很難想象如果沒有電腦和手機,他們會怎么樣。“宅男”“宅女”等“宅文化”流行于80后群落之間,如果出去沒有帶手機整整一天,就渾身都不自在。
因此,我們這種營銷模式就是全力以赴地包圍“80后”的生活方式,在他們高頻出現的場所,以浩大聲勢出現,讓“80后”觸目可及、唾手可得。
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也是中國市場化的30年,高度成熟的商業化模式導致了產品供不應求,產品競爭也越來越激烈。建立品牌的難度可想而知,但是周速華很快就洞察到80后年輕人喜歡上網,喜歡網購的習慣,于是就有了“億家凈水超市”這一網絡知名品牌。少了層層周轉的差價,網路銷售的價格更實惠,這大大吸引了80后的“宅男”“宅女”。
策略2:傳播張揚個性
產品要想征服80后消費者,打動80后消費者的心,其傳播核心必須是張揚個性、突出自我為主,這與80后的特征相契合,做不到這一點,“80后”很難對品牌形成偏好,更談不上有任何忠誠可言。當然,這種張揚自我,是基于對“80后”真正理解后的深刻把握。
宣傳張揚個性的產品在運動服飾方面做得非常成功,部分凈水企業做的也是像模像樣。外觀設計方面,艷麗的色彩,時尚的元素,花樣輩出。
策略3:偶像拉動力
80后對品牌的信仰很薄弱,但是他們對心中偶像的癡迷程度卻足以讓人吃驚,利用偶像的個人影響力強力拉動,從表面上一看好像也沒有什么太大作用,但是我們仔細一看,尋找到一個擁有80后大量粉絲的明星,往往就能使產品在一夜之間暢銷全國,打倒競爭對手,成為知名品牌。
在這方面很多家電企業已經走在了市場前列,周杰倫代言創維電視、鞏俐代言美的小家電、劉謙代言方太廚具……,這些案例告訴我們“偶像的力量是無窮的”。
后記
80后是一個龐大的人群,當我們面對這個群體的時刻,很難用一個或幾個形容詞把所有人都囊括進去,因為80后這個人群看似是一個部落群體,其實里面有很多層次性,“城市80后”與“農村80后”有著差異,富二代與平凡子弟有著差異,精英群體與平凡打工仔有著差異等等,
同樣,80后是一個可能細分的市場,針對80后的營銷最多也只能是大勢所需,因此我們在經營不同的產品和品牌的時候,或者面對不同人群的時候,即不能“一成不變”,也不要妄想“一變就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