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至:
掃一掃,用手機打開查看!
用微信掃描還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7-03-16 11:40
來源:中原網 www.315fangwei.com
編輯:曉芳
凈水器行業在國內發展已有二十余年,但由于門檻低、需求旺,消費者稍有不慎就會落入不法廠家的陷阱。在315之際整理了消費者在購買凈水器時的三大忌,防止上當受騙。
一、 忌貪便宜
凈水器對很多家庭來說還是很新鮮的家電。許多消費者都知道凈水器的過濾作用,但并沒有深入地了解,看到一些大品牌凈水器動則上千甚至數千的價格,沒有想到一分錢一分貨的道理就不再考慮購買。消費者在考慮如何選擇凈水器時,因為價格的原因就被一些不法廠家利用,打著水務公司等的名號以免費安裝為由到處行騙。安裝好后收設備費,說是一年后可以退,但發覺有問題要聯系時已找不著了。
二、 忌心急
凈水器購買時的另一大忌就是急。現在不少廠家為方便消費者都會上門推銷的服務,工作人員均是統一穿著印有品牌LOGO的服裝,佩戴相應證件。而不法廠家的推銷員則是利用信息資源的不對稱性,結合現在水質污染的嚴重給消費者造成恐慌,加上一定的優惠等手段來忽悠,并促其快速付款。此時,消費者腦子一熱,根本沒有仔細甄別就上當了。
三、 忌盲從
消費是具有盲目性的,看到你買我也會買生怕錯過。不法廠家就會通過找托來爭相購買凈水器,營造出產品暢銷的假象,加上優惠的價格,許多消費者根本沒有多想就跟著購買,回家后才發現產品用不了,毫無凈化效果。而這些騙子多是打一槍換一炮,早就跑得無影無蹤了。
提醒:買凈水器要看兩個“認證”
工商部門提醒,消費者在購買凈水器時,需要看兩個“認證”,一個是家用電器強制性規范的3C認證,一個是衛生許可證。買凈水器找億家凈水·云凈,產品+服務杠杠的!
我國政府規定,凈水器必須申辦衛生許可批件,取得批件后,方可生產、銷售和使用。國產凈水器生產企業需向省衛生部門申報,省衛生監督所對申報資料審查和來企業生產現場檢查審核,并對產品采、封樣,樣品送省疾控中心進行產品衛生安全性檢驗、送衛生部檢驗機構進行產品功能性檢驗,再向衛生部申報,通過衛生部專家評審委員會評審等等多道嚴格的審查程序,才能領到衛生部頒發的衛生許可批件。進口凈水器則要通過產品檢驗和衛生部專家評審委員會評審資料并領取衛生部頒發的進口產品衛生許可批件后才能銷售。因此,在購買凈水器時一定要認真檢查仔細核對衛生批件。
現在市場上有銷售無證(衛生許可批件,下同)產品的,也有的是打著“有證”的招牌,推銷假冒偽劣產品的,他們往往采用下述手法:
第一種是假證
即假冒和偽造衛生部批件,通常是把其他企業、其他產品的批件篡改產品名稱和生產企業名稱后復印而成。對此,用戶可在衛生部衛生監督網站上查對驗證批件的真偽。
第二種是套證
即所謂套牌產品,制造廠領了一張批件后,該廠生產的其他品種、類別、規格、型號的產品統統套用該批件。對此,用戶購買凈水器時要認真核對批件上的產品名稱和規格型號與實際購買的產品是否完全一致,必要時可上網查詢。
第三種是證物不符
即實際產品與衛生批件雖然產品名稱和規格型號完全相同,但其產品材料與配方、凈水工藝等不一致,生產企業在批量生產時擅自改變了材料、配方、凈水工藝等,這種造假最難識別。其一是偷工減料,取消或削減某些材料和凈水工藝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更多的是改換或添加某些所謂功能材料,然后在產品樣本、說明書及廣告宣傳中大肆宣揚其功能,甚至鼓吹其“包治百病”。
衛生部規定,水礦化器、離子水機等產品不發批件,衛生部也從來沒有給此類產品發過任何衛生批件。此外,諸如活化水、磁化水、π水、頻譜水、小分子團水等等,沒有公認的理論依據和嚴格的驗證方案,沒有科學的評判標準和可行的計量方法,在企業向衛生部申報資料中及衛生部衛生批件和附件中都是不允許出現的。這些往往是生產企業和銷售商在宣傳和銷售時炒作概念,在欺騙和愚弄消費者。
此外,還經常有一些號稱“進口原裝凈水器”在推銷,其實,真正原裝進口的凈水器極少,我國是凈水器生產大國,中國制造的凈水器向國外大量出口。對那些號稱“進口原裝凈水器”,購買時一定要仔細查驗其“進口涉及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衛生許可批件(由衛生部蓋章頒發,可上網查詢驗證真偽)”、海關進口單據、進口商檢證明等文件或復印件,切勿為假冒偽劣產品迷惑。